学院简介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前身为山东师范学院艺体系,成立于1950年10月,是山东省最早设立的高等艺术教育单位。1951年秋,艺体系分为艺术系和体育系。1993年1月,艺术系分为美术系与音乐系。2003年11月,美术系更名为美术学院。学院在发展规模的同时注重内涵发展,不断提升办学水平,现已发展成为山东省美术学学科教学规模与层次完整、师范美术教育研究人才集中的办学实体,被教育部遴选为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试点单位。学院成立75周年来,培养出近万名优秀的教育家、艺术家、理论家和文化艺术拔尖创新人才,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术设计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学院概况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是山东师范大学的二级学院。学院目前设有美术学、设计学、书法学三个本科招生专业和国画系、油画系、美术教育系、设计系、基础教学部、美术学研究中心六个内设机构,并成立了美术馆、美育实践部、创作研究中心、项目研究中心五个教学科研组织。同时设立了美术理论与美术教育研究中心、当代水墨艺术研究中心、数字艺术哲学研究中心、中美文化艺术研究院、城市研究所、齐鲁民间造型艺术传承基地、老年美育研究中心、艺术品研究(服务)中心及AIGC 应用研究中心等九个校级人文社科研究平台,为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提供了坚实支撑。截至2025年5月,学院共有本科生726人、硕士研究生309人、博士研究生28人。学院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曾荣获“山东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师范大学“十佳单位”等称号。


师资队伍

截至2025年5月,美术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78人,其中专任教师70人、教授13人、副教授32人,共有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45人。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专业特色突出,多名教师在全省乃至国内有较高影响力:入选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 1 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指导委员会委员 1 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1人、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2人、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1人、山东省中小学美术教指委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各1人、山东省政协委员2人。近年来,1人获山东省教学名师称号、2人入选山东省“齐鲁文化英才”、1人受聘为山东师范大学“东岳学者”、2人入选国家“国培计划”专家。


学科专业

1993年,获批山东省第一个艺术类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批设立艺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4年,美术学被评为山东省人文艺术科学省级重点学科。2005年,艺术学被批准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艺术学被评为山东省“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2008年,美术学专业被评为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2009年,学院开始招收艺术硕士。2017年,获批美术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填补了美术学学科省内空白,实现了山东省艺术类学科博士教育的历史性突破。2019年,获批美术学博士后流动站。2020年,美术学被评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022年,环境设计专业被评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022年,美术学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等级。2023年,美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顺利平移为美术与书法专业博士,并新增设艺术学学术型博士二级方向——“美术、书法与设计理论研究”,与美术与书法专业型博士形成优势互补。改为:目前,学院拥有美术与书法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艺术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研究方向“美术、书法与设计理论研究”。


教育教学

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在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建院以来,累计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3门课程上线省级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学院深度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先后完成国家级教改项目2项、校级及以上教改项目40余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项。教材建设成果丰硕,主编及参编教材与教学参考书40余部,其中5部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行业规划教材、1部“十一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规划教材、1部“十二五”规划精品教材、1部“十三五”规划教材。教师团队持续精进,1人荣获省青教赛一等奖,20余次摘得省级及以上教学竞赛奖项。学院不断强化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大创项目44项、获省级以上高水平学科竞赛奖项千余项,在美术与设计专业师生基本功展示中屡获殊荣,本科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科研成果

2012 年以来,我院教师在科研领域成果丰硕,涵盖多学科前沿探索与理论创新。在全国百佳出版社等机构出版专著百余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 CSSCI 收录 92 篇,另有 30 篇论文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 7 项、国家艺术基金 18 项。在实践成果方面,10件作品成功入选五年一届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其中进京作品2件。42 件作品入选全国性重要展览,其中,6件作品入选“十艺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3件作品获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1件作品获CBDA装饰设计大赛金奖。6件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收藏。1人荣获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男主角。科研奖励获奖方面,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泰山文艺奖艺术突出贡献奖1项、金奖4项、二等奖3项;获“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1项;获山东省刘勰文艺奖1项。


合作交流

学院选派3名骨干教师赴新疆特克斯县、河西学院等开展挂职、支教等工作,助力西部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组织师生赴美国、法国等开展学术交流,承办国际艺术大师讲座,打造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近年来,学院成功举办“无所容形”——美国艺术家当代绘画作品展、第二届全国高校美术教育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第三届全国师范大学美术教育教学现状与发展研讨会、“怀文抱质”——全国美术学博士点建设高峰论坛暨全国名家美术作品展等大型文化学术交流活动10余次,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学院始终彰显师范特色,深入开展山东省教育厅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创办美育研修班,赋能社会美育事业蓬勃发展。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2024年签订横向课题11项,合同经费总额504万元。积极整合校友资源,成立校友会并设立“鹊华艺术”专项基金。

目前,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学校“一一五五”发展思路,砥砺前行、奋勇开拓,为加快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努力奋斗。